发布日期:2023-09-28 浏览次数:174
身为这现代的年轻人,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了和平幸福的时代。我们今天平安幸福的日子,源自于老一辈先烈的奋斗,他们用青春热血浸染祖国的万里河山。
常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位从常州走出去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被称为“常州三杰”。此次是“常州三杰”的光辉事迹,第一次被集体搬上大银幕,常州人民都为之骄傲。为纪念九一八92周年,为传承“三杰”精神,2023年9月19日德和行物业党支部、工会委员会组织员工开展“致敬革命青春,传承‘三杰’精神”观影《觅渡》活动,切身感受革命先驱为革命牺牲的精神,致敬革命青春,传承不屈信念。
作为常州三杰纪念馆的物业服务企业,多年来,公司在“三杰”精神的感染下,严于律己、恪守岗位,坚持为各展厅开展专业细致的讲解,干净整洁的展馆环境、安全有序的秩序维护、周到及时的设备后勤保障,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在常州打造“三杰故里 红色名城”的进程中添砖加瓦。其中瞿秋白纪念馆团队荣获了常州市“工人先锋队”称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觅渡》观影活动更让大家感到激动万分。电影让三位先驱的故事以及与常州的联系,不再是遥远的历史,通过饱含温度的历史细节与诗意深情的演绎,更让人感受到与常州人民的密切联系,展现出国家和个人命运血肉相连的波澜壮阔时代。
整场电影座无虚席、无人离场。观影结束后,大家依然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深陷在秋白倒在血泊中的场景中久久无法自拔。
陈珠红:
我是一名党员,我喜欢观看革命题材的电影,每每看到激动人心的场景总会让我热泪盈眶。电影“觅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就是瞿秋白和张太雷在苏联同时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和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场景,他们在两个不同的会场之间来回奔波,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是他们精神上却特别的愉悦,因为他们“寻觅”到了方向,看到了指引之光,看到了共产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前景,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们为自己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兴奋。他们的精神一定会被世人传颂,觅渡觅渡,渡向理想!
顾晓宏:
百年前的青年将家国命运和个人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植于心、铸于魂。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的党员,我们更要懂得“无国无以为家,无家不能成国”家国一体的道理,继往开来传承爱国之志,清正精神,端正思想,始终为国“捧着一颗心来”,将“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将殷殷报国之意燃炽于胸,将拳拳爱国之志镌刻于心,不断涵养自己的爱国情感与理想信念。
龚黎萍:
电影以瞿秋白狱中斗争与回忆为主要故事线索,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刻画了“常州三杰”从凡人到英雄的“裂变”节点。剧本创作九易其稿,前后历时三年多的精雕细琢,让“三杰”精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说教,展现了常州作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杰”故里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悠久历史,让我们年轻观众也能拥有共鸣和共情,激励大家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展现青春芳华。
霍祥贵:
正因为有像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样无数先烈们的努力,才换来了我们新中国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更加缅怀先烈,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觅渡,觅渡,渡何处,在每个常州人、每个中国人心里,我们总有一股热血,总有一种正直的情怀永存心中,我们也要一直奋斗下去。
徐凤莲:
常州三杰都是我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他们为了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来自于普通家庭,却从小就有着非凡的抱负。为了一个信念一生都在奔波的路上,直到牺牲的那一刻都没有放下。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信念永存。
常艺:
看完电影,我的心中久难自平,感叹“常州三杰”绚烂短暂的人生、非凡高尚的操守与乐观坚毅的革命情怀之余也不由得思绪万千。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常州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常州三杰”的精神衣钵,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敦本务实的优良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常州三杰”的可贵精神,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持。
栾小丽:
印象最深的是恽代英面对枪决时讲到“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让人惊叹一位青年革命者有着远大抱负的胸怀,他不惧死亡,勇于跟反动派斗争的精神,令人动容。我们定要传承“常州三杰”精神,学习他们无私奉献、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精神。
朱珠: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深有所感。“谋天下人永远幸福”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的手中,青年一代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融入血脉,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扛在肩头,无愧于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觅渡”之渡,是渡人渡己,于常州人而言是一份乡愁,是一段红色的记忆。我也将继续挖掘“三杰”背后的深刻意义,在广泛的群众群体中讲好“三杰故事”,传扬“三杰精神”,让英烈精神永垂不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李姗姗:
以瞿秋白的才干,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他的壮烈牺牲,我们在无限惋惜的同时,更是是景仰和崇敬。梁衡评价其为“舍其事而成其心”,也就是宁可放弃轻松安逸的生活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通过观看《觅渡》,我对常州“三杰”的人生选择加深了理解。
周婷:
看完电影,我的心中久难自平,在感叹“常州三杰”绚烂短暂的人生、非凡高尚的操守与乐观坚毅的革命情怀之余,心中也不由得思绪万千。作为新时代的常州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常州三杰”的精神衣钵,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敦本务实的优良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常州三杰”的可贵精神。
殷莺:
我被这部电影的剧情深深吸引。影片以紧凑的结构,清晰的线索,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成功地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转折,都有赫然醒目的亮点。我从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既有激昂热血的振奋,又有深沉低落的感动。这部电影不仅让我看到了革命者的伟大,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从“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孜孜探索、“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的铮铮誓言,到“留得豪情作楚囚”的雄壮诗篇,“常州三杰”——3位100多年前的“95后”,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洁灵魂和傲然风骨。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世纪疫情”,当传承“常州三杰”精神,追“磷火之光”、生“热爱之心”、渡“信仰之舟”,塑不朽生命,扬高洁信念。